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基础结构,其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。路基结构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、预防路面病害、延长道路服役周期的关键环节。通过科学检测,可及时发现路基材料性能不足、施工缺陷或运营期变形等问题,避免因不均匀沉降、裂缝或塌陷导致的安全隐患。尤其在软土地区、高填方路段或重载交通频繁的区域,系统性检测能为养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,有效降低后期维修成本。
路基检测需覆盖物理力学性能与几何参数两大核心维度,主要包括以下项目:
1. 压实度检测:评估土体密实程度,直接影响路基抗变形能力和承载力;
2. 含水量检测:分析土体含水状态,确保材料处于最佳压实区间;
3. 加州承载比(CBR):表征路基材料抗剪切变形能力;
4. 回弹模量检测:反映路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恢复特性;
5. 平整度与厚度检测:控制施工质量,确保结构层均匀性。
根据检测原理与实施手段,主要采用以下方法:
1. 传统物理检测法:
- 环刀法/灌砂法:通过取样测定压实度
- 烘干法:测定含水量
- 贯入试验:获取CBR值
- 承载板试验:计算回弹模量
2. 无损检测技术:
- 核子密度仪:快速测量压实度与含水量
- 落锤式弯沉仪(FWD):动态评估结构层模量
- 地质雷达(GPR):探测厚度及内部缺陷
3. 数字化监测:
- 光纤传感技术:实时监测路基变形
- 三维激光扫描:高精度采集表面形态数据
检测需遵循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,主要包括:
1. 国内标准:
- 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》(JTG D30-2015)
- 《公路土工试验规程》(JTG E40-2007)
- 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》(JTG F80/1-2017)
2. 国际通用标准:
- ASTM D698/D1557:压实度测试标准
- AASHTO T 193:CBR试验方法
- ISO 17892系列:土工参数测定规范
检测结果需满足设计文件要求,其中压实度一般需达到93%-96%(重型击实标准),CBR值根据道路等级要求不低于2%-8%,回弹模量需符合区域地质条件与交通荷载预测值。